【乡村振兴实践团】经济管理学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们九个人整理资料百余份,大小会议十几次,足迹遍布湖州市南浔区、安吉县余村、高新区滨湖六村等地,采访了十几位领导,留下多份采访记录。这期间有欢笑,有泪水,37度的高温、间断的雷阵雨、早七晚二的劳累作息也抵挡不住我们探寻实践的心,劳累颇多,但也收获了很多。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仅在当地党群服务中心采访村长、村委书记等领导,还深入村中,在村民群体中进行问卷式调查。通过14天的调查,我们对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的发展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知晓了此机制的运作形式、运行难点、具体成效等,每个片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例如南浔区荻港村、新荻村等周边村落共同组建的“苕溪鱼隐”片区,安吉县余村村、山河村等联合发展的“大余村”概念,吴兴区庙兜村、伍蒲村等依托溇港文化打造的“太湖溇港景区。”

“时代始终在变,停留在原地,就是退步”,这是安吉余村党支部副书记俞小平的原话,时间早已过去几天,但我的脑海中仍能清晰地回想起这句话。这是一个眼光远大的“变革者”,没有满足于当前所获得的成就,局限于自村的发展,而是联合周边村落,戮力同心打造富裕大余村,促进村民就业,实现共富目标。在实践调查当中,村干部也会提到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遇到诸多难点,但我们在这些领导的面容上并未看到一丝的退缩,而是目光坚定,勇敢直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书本中,在网络上。我们所了解的只是事情的片面,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实地调研,我们不会清楚地了解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的建设进程、难点以及所获成果,只能看到新闻上湖州市已完成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样板片区的文字,只能看到一系列的数据,看不到村干部在背后的努力,看不见村民们生活富裕后面带的笑容。暑期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探索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的湖州样本暑期社会实践团

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