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当拼搏,奋发向未来

军训伊始,每一个基础动作都像一道难关横在我面前,其中站军姿的挑战尤为突出。起初,不过十几分钟,双脚便开始发麻发胀,仿佛灌了铅般沉重,几乎难以支撑身体的重量,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却连抬手擦拭的资格都没有。但开学时师长那句“于磨砺中成长,于坚持中蜕变”的寄语,始终在我脑海中回响,成为我咬牙坚持的动力。

在教官一丝不苟的指导下,从摆臂的角度到踢腿的高度,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雕琢。我渐渐从僵硬笨拙变得熟练规范,也慢慢适应了这份高强度的训练节奏。训练间隙,我和同学们会互相拍打酸痛的肩膀,纠正彼此不标准的动作,分享缓解疲劳的小技巧。这份的默契,让我们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逐渐凝聚成一个紧密相连的集体,情谊在一次次协作中悄然升温。

这次军训,让我第一次真切读懂了“团队”二字的重量。队列行进时,哪怕一人步伐错乱,整支队伍的节奏都会被打乱;内务评比前,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整理床铺,有的打扫地面,有的摆放物品。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也在组织同学分担任务时,意外锻炼了自己的领导力。

训练的日子虽苦,却也藏着许多闪光的乐趣。有人转体时顺拐,引得队列里爆发出善意的笑声;午休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家乡的趣事,笑声传遍整个操场;晚训的夜空下,我们纷纷亮起手机闪光灯,围成一圈唱起熟悉的歌谣,微弱的光点汇聚成温暖的星河。原来,从陌生到熟稔,有时真的只需要一首歌的时间,那些瞬间的共鸣,让我们仿佛早已是相识多年的挚友。

当然,军训的旅途从非坦途。烈日下,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在后背印出深浅不一的盐渍;雨天里,冰冷的雨水浇透头发和军装,我们却依然要保持挺拔的姿态;因为反复做错同一个动作被教官提醒时,挫败感也曾像潮水般涌上心头。但每一次克服困难后,那份成就感都会让我更加坚定——青春从不是温室里的安逸,而是在拼搏与坚持中绽放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