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军训里的一抹暖阳

九月的训练场依旧裹挟着暑气,分列式的脚步声在操场上反复回荡,而我却像个掉队的音符,总在整齐的节奏里慢半拍。看着身边同学步伐铿锵,我攥紧拳头,心里满是懊恼,连帽檐下的目光都黯淡了几分。

休息哨声响起,大家围坐在一起说笑,我却悄悄退到操场边缘的树荫下,靠着栏杆发呆。热风卷着尘土掠过,心里的失落像潮水般漫上来,连指尖都没了力气。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站这儿吹风呢?”回头一看,是石教官——他着一身军训服,额角挂着训练时的汗珠。没等我开口,他先笑着唠起了家常:“听你口音像南方来的吧?家里那边现在是不是还挺凉快?”从家乡的天气聊到刚入学的适应情况,他没提一句分列式的失误,只在我说起担心拖后腿时,拍了拍我的肩膀:“慢慢来,我刚入伍时踢正步还‘顺拐’呢!”

正说着,带队的小组长也走了过来,手里还递来一瓶矿泉水:“刚才看你没怎么说话,是不是太累啦?等会儿我们一起再练练,我帮你看动作!”树荫下的风突然变得清爽,教官的叮嘱、同学递来的水、耳边的笑声,像一束暖光,悄悄驱散了我心里的失落。原来军训不只有严格的训练,还有这样不经意的温柔。外国语学院的这份暖意,藏在教官的家常话里,藏在同学的陪伴中,也成了这个夏天里,我最难忘的一份记忆。每当熟悉的失落感袭来,我都会想起那个树荫下的午后,那些曾经让我焦虑的“慢半拍”,其实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正是这些磕绊,让我格外珍惜后来的默契;正是那些不经意的温柔,让严格的训练场变成了温暖的集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