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的闹钟,是军训日子里最准时的。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身,窗外的天还泛着淡青色,楼下已经传来此起彼伏的整理着装的声音。穿上迷彩服的那一刻,好像身体里的散漫忽然被收束起来,指尖触到布料上的纹路,竟生出几分莫名的郑重。
站军姿是每天的“开胃菜”。阳光从东边慢慢爬上来,起初还带着清晨的微凉,没过多久就变得灼人。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痒得人想抬手擦,却只能死死盯着前方同学的后颈。我数着自己的呼吸,1秒、2秒、30秒……腿开始发麻,脚跟像踩在滚烫的石子上,可听到教官那句“再坚持一分钟”,竟也咬着牙没动。后来才发现,原来“坚持”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就是把“我不行了”咽下去,再撑一秒,再撑一秒。
最难忘的是练齐步走的时候。刚开始,我们的脚步总也合不上,有人快有人慢,队伍像条歪歪扭扭的蛇。教官没批评我们,只是让我们把手搭在旁边人的肩上,“感受彼此的节奏”。我能触到旁边同学迷彩服下的肩膀,她的手也微微发紧,我们跟着口令一步步挪,从“各走各的”到“同手同脚”,再到后来脚步声汇成整齐的“咚咚”声,震得地面好像都在轻轻颤动。那一刻,心里忽然涌起一股热流——原来“集体”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是你慢了有人等,你快了有人拉,是我们的影子在阳光下叠成一片,再也分不出彼此。
傍晚收操时,夕阳把整个操场染成暖橙色。我们坐在草地上,听教官讲他以前的军训故事,有人掏出偷偷藏的糖分给大家,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带着一天的疲惫都淡了。风拂过迷彩服的衣角,带着青草的味道,我看着远处整齐的队列,忽然明白,军训的日子不是在“熬”,是在“长”——长的是耐力,是纪律,是和一群人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的勇气。
再看身上的迷彩服,已经不像最初那样觉得笨重。它沾过汗水,也沾过夕阳,藏着我们咬唇坚持的瞬间,也藏着彼此相视而笑的温柔。这抹绿色,会是我青春里最特别的印记吧——不是因为多苦多累,而是因为在这里,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来和一群人一起成长,是这么踏实,这么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