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藏在汗水里的答案

九月的太阳像块烧红的烙铁,把操场的塑胶地烤得冒热气,我的迷彩服后背早被汗浸出深色印子,皱巴巴地贴在身上,像张被水洇透的旧地图。站军姿时连风都躲着我们,帽檐的阴影压得眉骨发沉,睫毛上悬着的汗滴晃啊晃,我不敢眨一下眼——生怕稍一动,就打破了这根“绷直的弦”。教官总说“军姿是根”,那时我不懂,只觉得脚踝像灌了铅,连呼吸都要跟着队伍的节奏,数着“12”慢慢吐出来。

学齐步走更像一场手忙脚乱的“集体修行”。一开始总有人同手同脚,左边的女生胳膊甩得太用力,差点拍到我肩膀;右边的男生步子迈太大,总踩到前面人的鞋跟。整支队伍像被风吹乱的麦秆,东倒西歪,笑声混着教官“再来一遍”的口令,飘在滚烫的空气里。后来我们学乖了,盯着前面人的肩章找对齐的点,听着旁边人的脚步声踩节奏,把“1-2-1”的口令刻进骨头里。直到某天,当整队人踩着同一个重音走过主席台,脚步声震得地面微微发颤时,我忽然懂了教官的话:“整齐不是复制,是所有人把劲儿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方向走。”

最难忘是今天的跑步走练习。早上分组练时,我们喊的“1-2-3-4”像散了架的珠子,有人快有人慢,教官的哨声吹得我们手心冒汗。后来我们围在一起,没人说放弃,只互相提醒“步子再小一点”“呼吸跟紧口号”。下午合练时,当所有人的脚步声终于叠成一声,当“坚持”两个字从喉咙里喊出来,带着汗水的咸涩却格外响亮时,我突然觉得,腿上的酸痛、晒红的脸颊,都变成了最踏实的勋章。

晚上躺在宿舍,摸着晒得发烫的胳膊,想起的不是酸痛的肌肉,是站军姿时身后同学偷偷塞来的一颗薄荷糖,是齐步走时并肩前进的温度,是跑步走时一起喊出的、带着颤音却格外坚定的口号。原来那些咬着牙挺过去的时刻,早已悄悄把“集体”和“成长”刻进了心里。明天的太阳肯定还会很晒,但我已经开始期待,又会有怎样的答案,藏在明天的汗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