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短视频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有多大?湖师院实践团进行了调研

随着数字媒介的深度渗透,我国10岁以下儿童短视频使用率已超半数,这一现象既让短视频成为部分家长眼中的“带娃神器”,也因内容良莠不齐引发广泛担忧。如何厘清短视频对这一群体的具体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今年暑期,湖州师范学院“青衿护花·爱心护航”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州市旄儿港社区、理想城社区、桥西村等多个社区开展了一场以“短视频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研究”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短视频使用现状以及短视频对其的影响,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开发与推广提供有力依据。

此次调研覆盖面广、样本丰富,调研团队走进了九个社区,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收集一手资料。在问卷收集方面,累计回收有效问卷500余份,这些问卷从学龄前儿童视角出发,详细了解了学龄前儿童接触短视频的频率、时长、内容偏好,以及家长对孩子使用短视频的态度和监管方式等信息。

实践团成员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访谈

实践团成员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访谈

除了问卷调研,团队还与5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亲切访谈。通过轻松有趣的互动,调研人员直观地观察到孩子们对短视频的认知程度、观看时的行为表现,以及短视频内容对他们产生的即时影响。同时,为了更全面地掌握情况,团队还与10多位家长进行了深度交流,倾听他们在孩子使用短视频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担忧以及实际的管理经验。

目前,调研材料收集工作已基本完成。接下来,调研团队将对数据和访谈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与总结,深入挖掘学龄前儿童短视频使用背后的规律与问题。据了解,基于此次调研的成果,后续还将开发一系列针对性的课程,包括引导家长科学管理孩子使用短视频的亲子课程,以及帮助学龄前儿童正确认识和使用短视频的启蒙课程等,旨在为学龄前儿童营造健康、有益的短视频使用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湖州师范学院“青衿护花·爱心护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多社区实地走访与数据采集,不仅深度剖析了短视频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更为后续课程研发积累了详实的数据与案例。即将推出的系列课程,将以调研成果为依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儿童合理使用短视频,为破解相关教育难题提供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为青少年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