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号:深入社区一线,探寻宣讲需求——宣讲调研首站,透过米行街看社区宣讲

近日,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薪火人文·知行合一践初心”大学生理论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正式开启了暑期调研征程,首站便锁定了米行街社区。作为团队暑期系列活动的起点,米行街社区的调研不仅为团队积累了经验,更为后续深入探索社区理论宣讲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样本。

团队在米行街社区进行调研

在人文学院辅导员吴安迪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怀着饱满的热情与严谨的态度,走进了米行街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在这里,团队与来自飞英街道米行街社区的工作人员蒋栩雯、梁奚展开了一场深入、富有成效的交流对谈。

访谈伊始,两位工作人员就对大学生这一主体加入社区宣讲工作表示欢迎和期待:“大学生们现在有能力去尝试一些社区宣讲形式的创新,为社区宣讲注入新活力,这很好,居民可能会觉得话剧表演、诗歌朗诵这样的宣讲形式更易被接受,传统的宣讲大多有一点乏味,对于现在宣讲的主要受众即中老年人群体来讲能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也是挑战。”

团队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

访谈中,实践团详细了解到米行街社区当前的宣讲工作现状:宣讲内容紧扣党的理论政策,同时紧密结合社区实事与亮点工作,既传递了上级精神,又贴近居民生活;宣讲人员以社区工作人员为核心力量,他们熟悉社区情况,能精准把握居民需求;受众群体则主要聚焦于退休的中老年人,这一群体时间相对充裕,对社区事务关注度高。在宣讲形式上,社区长期采用传统的PPT图文结合模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内容;而近段时间,为了提升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社区也积极尝试创新,引入了脱口秀、情景剧等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形式,受到了不少居民的欢迎。

此次对米行街社区的调研,为实践团打开了认识社区宣讲工作的第一扇窗。通过全面掌握其宣讲的内容、人员、受众及形式等基本情况,团队不仅对社区宣讲的整体面貌有了初步且清晰的认知,更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信息将有效帮助团队科学调整后续的调研安排,精准聚焦调研方向,避免盲目性,从而显著提升整个调研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为深入探究社区理论宣讲的优化路径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