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实践团的成员们一起参加了以手工3D眼镜制作,与两山理念、生物多样性相结合为主题的“两山映画”自然剧场,探秘生态观的公益宣讲。旨在通过科学实践与生态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儿童通过自己动手,体会3D眼镜的制作原理与过程,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并更通过直观的观影体验加深了他们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首先,课程开始先给小朋友们讲解了3D眼镜的成像原理,包括红蓝滤光片如何帮助双眼感知深度,从而形成立体影像。让孩子们对3D眼镜有了些认识,在接下来孩子们就自己动手进行眼镜制作。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亲手裁剪、折叠、粘贴,一步步完成一副属于自己的3D眼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专注力与耐心,也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了光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动手做”的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接下来的观影环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然后,孩子们戴上自己制作的3D眼镜,观看了与两山理念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影片。影片通过逼真的三维影像,展现了山川湖泊的壮丽、森林草原的生机,以及各种动植物在自然中和谐共处的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仿佛穿越屏幕,亲身走进了自然的怀抱。他们不仅看到了自然的美,也理解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一理念。影片中穿插的科普知识,如物种多样性对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等,也让孩子们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次“两山映画”自然剧场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它不仅是一次手工课或观影课,更是一次融合科学、艺术与生态理念的综合教育体验。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动心中,逐渐建立起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总之,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在光影中感知自然,在体验中学会保护,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