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暑期桐江行:于历史幽径中探寻文化传承的星火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暑期,我跟随“浙里问学”实践团走进仙居县皤滩乡桐江书院,开启了一场文化探寻之旅初到桐江书院,这座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的古老学府,宛如一位历经沧桑却风骨犹存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时光的长河中。踏入书院,青砖黛瓦、飞檐斗拱,每一处建筑细节都透露着古朴典雅的气息。朱熹手植的800余年古苦槠树,枝繁叶茂,仿佛在诉说着当年朱子讲学的盛景。在文献档案和多媒体互动装置的辅助下,我们实践团系统梳理了书院功能的演变历程从中,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力量。在访谈书院管理方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到了桐江书院在转型发展中的创新实践。作为省级社科之家,书院依托高校资源,举办了“桐江论道”等30余场学术讲座,将学术研讨与社科普及有机结合,成为了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文化传播的窗口。学术研究深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美育教育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而数字技术则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便捷的途径。

山下村的经验表明,将书院与周边古迹进行整体保护和开发,能够形成文化集群效应,提升区域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注重古建筑的原真性保护,同时结合文化旅游开发,可以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这一整体保护模式,对于其他书院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青年学子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个暑期在桐江书院的实践经历,让我明白了文化传承需要创新与实践相结合,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教育手段,让传统文化以更加新颖、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和价值传承,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雪烨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