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院:在实践中读懂渔业智慧

顶着盛夏的暑气,我们走访了南浔区东裕桶装鱼养殖示范基地。负责人孙华热情接待了我们,从台风防范到养殖技术,从产业模式到合作细节,他的讲解让我们对现代渔业有了全新认识,更在实践中收获了沉甸甸的感悟。

我们通过这次走访学习到了“细节决定成败”的养殖真谛。谈及台风防范,孙华带我们看了基地的加固设施:陆基桶的防风支架、排水系统的应急阀门、备用发电机的定期检修记录……这些看似琐碎的准备,实则是保障养殖安全的关键。在陆基桶养殖区,他演示了水质监测仪的使用,讲解如何通过溶氧量、pH值的细微变化调整投喂量,让我们明白“科学养殖不是靠经验猜,而是靠数据说话”。稻鱼共生田边,水稻的行距、鱼苗的投放密度、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方法,每一个细节都藏着生态与效益的平衡智慧。而在饲料应用验证区,看着我们合作研发的饲料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效果数据,我们更直观感受到“理论落地需要千次实验”——原来实验室里的配方,要在养殖现场经过无数次调整才能真正适配鱼类需求。

经过这次走访,遇到台风时,我们知道了应对方法:面对自然灾害,要提前建立“预防-应急-恢复”的全流程预案,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指导养殖技术时,不能只讲理论,要像孙华那样,手把手教操作、点对点解难题;推广生态模式时,要算清“生态账”和“经济账”,用实际收益说服农户;开展合作项目时,要扎根现场收集反馈,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产业需求。

这次实践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书本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的大门。通过这次走访,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无论学什么专业,只有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场房,才能把知识变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实践所得,更踏实、更务实地对待学习与研究,让理论在泥土里生根,在实践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