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实践团队对南浔区东裕桶装鱼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走访调研。基地负责人孙华热情接待了实践团队,向实践团队详细介绍了基地运作模式以及其最新采用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团队成员也就养殖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与孙华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其较高的评价。
近日,第4号台风“丹娜丝”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同时,7月7日10时全省渔业防台应急响应提升为III级。实践团队高度重视这一消息,及时向沈斌乾反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淡水养殖池塘要降低水位,避免水量剧增导致逃逸。适时减量或停喂饲料,减少养殖动物和养殖环境负荷。注意观察养殖鱼类动态,及时增氧,适当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肝、抗应激能力药物,增强大口黑鲈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这些提议得到负责人孙华的认同,也和课本知识相互照应,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实践的力量。
该基地目前采用较为新兴和先进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使用陆基桶养殖技术。孙华向团队成员介绍,陆基桶养殖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土塘养殖虽然初始建造成本更高,耗电也提升了一倍,但是是目前水产养殖的大势所趋,也符合中央提出的 “两山理念”。陆基桶养殖具有管理方便,用药少,产出高等特点,这是传统土塘养殖无法比拟的。实践团队也就自己所学以及此前的实践经验,对后续基地建设提出自己的建议。
此外,团队就基地内目前使用的稻鱼共生体系与孙华进行进一步交谈。孙华表示,稻鱼共生体系是基地目前一大特色。它既符合 “两山理念”,绿色环保;也做到了“开源”,为基地创造了额外的收入。基地将大口黑鲈养殖污水经处理后排入稻田进行灌溉。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使得水稻增长速度快,口感好,做到了变废为宝的奇效。团队成员认真学习,并向孙华了解水质净化的详细作用原理。
作为东裕饲料公司的合作单位,基地采用了团队与东裕饲料公司联合研发的大口黑鲈定制饲料。孙华向团队汇报了定制化饲料的应用验证情况。数据显示,合作研发的饲料在提高大口黑鲈成活率、降低饵料系数方面效果显著。双方将持续跟踪养殖数据,为饲料配方优化提供实践支撑。
此次社会实践,为基地解决了许多大口黑鲈养殖实际问题。孙华表示,他将把团队建议与基地建设相结合,对基地养殖模式不断改进,为当地大口黑鲈养殖提供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