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 ——湖师学子田野寻方,解码杨溇“百合密码”

  “哇,这个村子有1600亩的‘杨桂珍’养蟹基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简直是一方乐土!”近日,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薪火人文·知行合一践初心”大学生理论宣讲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脚步踏入了湖州市吴兴区杨溇村。眼前充满创意的场景,瞬间点燃了成员们的调研热情。此行旨在深入了解乡村基层发展新貌,为后续发挥大学生宣讲优势、讲好振兴故事奠定坚实基础。

图1:团队在杨溇村进行调研

初踏沃土:感知创意乡村的蓬勃脉动

在吴兴区社科联专职副主席唐静和人文学院辅导员吴安迪的带领下,团队第一站便与杨溇村妇女主任施红展开了深入交流。施主任语气中满溢的骄傲,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变迁图景:“近些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村干部集体努力下,我们杨溇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显著提升,产业多元发展,创客空间迅速扩展。” 村集体积极引入新兴业态——特色咖啡屋、露营营地、产业直播间如雨后春笋;同时,深挖本土独特资源,锚定发展焦点——“太湖百合”。

图2:杨溇村培植的特色百合品种

解码新篇:深挖“太湖百合”的产业密码

 “太湖百合”,这个承载着杨溇村厚望的特色产业,其发展路径清晰呈现。施主任向学子们详细解读了“太湖百合”的独特发展密码:一方面,通过文旅融合引客来,引入荷兰等多地品种,打造大片百合花海,使之成为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亮丽风景线;另一方面,着力传承精粹塑品牌,精心培植杨溇自古流传的特色百合品种。她特别强调了其核心价值:“我们的百合,外观不像市面上那些白白的很好看,但其营养和药用价值是极高的!”这份富有内涵的特质,正是杨溇百合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基石。为了进一步延伸链条增效益,打响品牌,杨溇村正积极谋划,计划围绕百合特性开发特色衍生产品,并着力打造专属品牌直播间,以期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升产业附加值。

图3:团队成员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谈

未来可期:青春之声助力百合芬芳远播

短暂的杨溇之行,让宣讲团的青年学子们沉浸式触摸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与创新智慧。那些充满创意的空间、村干部笃定的话语、田野里承载希望的百合,都化为鲜活的素材与深刻的感悟。成员们深知,带着这些“泥土气”的见闻回归,他们的使命才刚刚开始。未来,他们将运用宣讲的力量,生动讲述杨溇村立足本土、多元开拓的发展故事,助力乡村宝贵经验的传播与特色产业的腾飞。学子们亦满怀期待,愿见证杨溇村在特色发展之路上,持续绽放“百合”的独特芬芳,书写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传奇。这份源于实践、扎根沃土的认知,正是他们践行“知行合一”初心的又一次坚实步履。

指导老师:吴安迪、谭珊

通讯员:王秋颐、王雅卓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