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上午十点,我们参观了位于金华市义乌市五洲大道和平公园的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在那段充满硝烟与苦难的历史里,细菌战无疑给中国人带来了难以抹去的伤痛。
门口刻在石头上的馆名刚劲有力,与其身后的建筑相得益彰。从进馆就能看到“请勿喧哗”四字,来访者也心照不宣地保持肃静。陈列馆分为四个展馆,依次为“跨世纪的诉讼——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反人类的罪恶——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实施”“无法掩盖的罪证——日军细菌战历史调查与研究”与“不能忘却的纪念——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参观过程中,前辈书写的信件与自述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第一展馆中,浙江省全体受害者诉讼原告团180余人向日本东京高等法院写下的文字充满抗争力量。他们从“哭喊死难同胞”“怒吼日本政府”,向社会控诉,到被迫拿起法律武器状告细菌战的反人类罪行。十年诉讼虽被驳回赔偿,但日本最高法院在法律层面承认了罪行事实,这场“虽败犹荣”的诉讼之路,满是受害者的痛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
第二展馆主要介绍了细菌战的实施,展示了日本侵略者一系列恶行。三位受害者被活体解剖的残忍过程令人惊悚愤怒,这只是冰山一角。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建立细菌战基地,用战俘和平民进行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还研制细菌武器屠杀无辜。通过点击陈列馆的智能屏幕,我看到来自细菌战重灾区义乌市崇山村的王俊豪前辈记录日军鼠疫细菌战罪行:“我死去父亲的父亲王荣禧(当时59岁)、母亲荣禧妻(当时57岁)、祖母朱奶(当时79岁)、弟弟王良善(当时16岁),都于1942年11月下旬死于日军的鼠疫细菌战。我们以及下一代会记住这场悲剧……”他出生于1945年,和我的爷爷奶奶年纪相近。至今仍有受害者承受着日军细菌战所带来的痛苦,如“烂脚病”折磨,炭疽杆菌污染水源、土壤,致使皮肤组织严重溃烂、化脓,伤口长期不愈 。
第三展馆展示了战后世界各地对日本细菌战的调查研究著作。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对细菌战的研究才逐步深入。
整段参观中,最让我难受的是最后展馆“不能忘却的纪念”里的受害者名录。此前,我们看到的是宏观的历史恶行,但在这里,受害者的名字被一一列出,仿佛他们仍然生活着,他们是街边擦肩而过的路人,是村里亲切熟络的邻居,然而却被侵华战争无情夺去生命、摧毁家庭,令人痛心。
在当今时代,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但世界上仍有许多区域正苦于战争。参观细菌战史实陈列馆让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与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不忘国耻、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并且为捍卫和平作出一份贡献。
叶歆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