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院:笙音传情:以乐为桥,共绘“两山”新篇

当指尖最后一次按下笙管,余韵在会场回荡时,我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与时代使命碰撞出的炽热力量。作为“湖音新青年·两山理念传播团”的负责人,能够在2025“汉语桥”阿塞拜疆学生来华夏令营开营仪式上,用笙声讲述湖州故事,这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次难忘的文化对话之旅。

选择演奏《秦王破阵乐》并非偶然。这首融合盛唐气象的经典曲目,以其磅礴气势与灵动韵律,恰似湖州在“两山”理念指引下,将千年文脉与绿色发展相融共生的生动写照。排练时,我反复琢磨每一个音符的表现力——笙音的雄浑如湖州青山巍峨,和声的婉转似太湖水波荡漾,希望用音乐勾勒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湖州落地生根的二十年实践图景。

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阿塞拜疆青年们专注的眼神,我忽然意识到,音乐是跨越语言的桥梁。当激昂的旋律响起,有人不自觉地跟随节奏轻拍手掌,有人用手机记录下每个瞬间,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演出结束后,几位学生围过来,好奇地抚摸笙的笙苗,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询问乐曲背后的故事。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我明白,湖州的生态之美、文化之韵,正通过音乐的媒介,悄然在异国青年心中播下种子。

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两山”理念传播者的责任。笙,是传承千年的民族乐器;湖州,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地。当两者相遇,传统文化便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智慧的鲜活载体。未来,我和团队将继续以音乐为媒,把湖州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中的探索与成就,化作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奏响更响亮的“两山”乐章,让世界听见中国青年的声音,看见新时代的中国模样。

蔡似成 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