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护理学院):博学府里学急救,志愿学子送“锦囊”

连续高温来袭,老年人如何安全度夏?20257415点,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提灯传薪 护心铸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传承湖州红十字血脉、点亮百村万民生命之光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与“终结结核流行 助力健康中国”青年志愿者团队走进吴兴区龙泉街道博学府社区,为老人送上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夏日健康守护行动”,用专业知识和贴心服务,为高温季里的老人们筑起健康防线

中暑防护:从“预警信号”到急救实操,细节里藏着安心

活动以“高温季老年人健康防护”为切入点,通过PPT动画演示与真实案例解析,针对湖州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系统讲解中暑的“预警信号”——头晕恶心、体温骤升、皮肤潮红等典型症状。更重点“避雷”:中暑后掐人中、酒精擦浴、自行服用退烧药危险行为!

除了“排雷”,志愿者们还带来了实打实的预防指南: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高温时段外出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少量多次喝,别等渴了才喝等预防要点为使老人更清晰理解中暑急救,志愿者们现场模拟中暑急救流程:志愿者扮演中暑者,演示如何快速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领、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老人们纷纷上前围拢观看不少人用手机录制视频留存。

结核防治:用“家常话”讲透科学防护

 “打哈欠没捂嘴,病菌就跟着飞沫飘到空气里——肺结核就是这么传的。”在肺结核防治专题环节,志愿者用生活化的比喻拆解传播链,让老人们一听就懂。针对夏季开空调易关窗的习惯,他们特别提醒:“空调房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20分钟,病菌才留不住。”

讲解中,志愿者不仅列出咳嗽咳痰超两周、咯血等“危险信号”,还发放了团队自制的《老年群体结核防护手册》。手册里没有难懂的术语,而是用漫画和短句写着“锻炼身体强免疫,病毒见了绕道走”。

精神传承:从南丁格尔到红船精神,温暖不止于知识

活动中,志愿者们讲到急救理念时,他们提起了南丁格尔:“一百多年前,她提着灯在战地医院照顾伤员,靠的就是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简单的生平故事,让老人们明白了医护人员奉献背后的精神力量。

更让人动容的是,团队里的预备党员志愿者还分享了身边故事:“我们学院的党员老师们,不仅在医院里把病人照顾得妥帖,还经常来社区做义诊,就像红船精神里说的,要为大家多做事。”这些话语没有华丽辞藻,却让老人们感受到:这份关怀,不仅来自知识传递,更源于一代代人的精神接力。

活动结束时,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老人们的笑脸上。手里的手册、手机里的急救视频、脑海里的健康提醒,都是这场活动留下的“礼物”。正如志愿者所说:“我们不仅想教会大家保护自己,更想让老人们知道,有人一直惦记着他们的健康。”

此次活动不仅让社区老人收获了实用的健康知识,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怀与温暖。未来,志愿者团队还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社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