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又跟随活动队伍来到了理想城社区,今天集体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创意与实践展开。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精彩表现,让我对教育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上午,幼小衔接班进行了“盲盒故事会” 活动。上课教师用一个充满悬念的小故事引入主题,孩子们瞬间被吸引,随后,教师轻轻晃动摆放在讲台上的纸杯盲盒,里面装着人物卡片、场景卡片、物品卡片,每一个都藏着未知的惊喜。当我随机抽取三张卡片,组合成一个新奇的故事框架时,孩子们的好奇心彻底被点燃。他们迫不及待拿起画笔,将脑海中构建的奇妙故事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来。有的小朋友画出了在魔法森林里骑着扫帚的小兔子,有的描绘出会说话的星星在海底冒险。创作完成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上前进行分享,分享自己的作品。虽然表达还不够流畅、有逻辑性,但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逐渐学会用更完整的句子、恰当的词汇讲述故事,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因为一些集体因素,小学班的 “盲盒故事会” 创意写作活动安排在了下午。与幼小衔接班不同,小学班的活动主要聚焦于编写和讲述故事。当抽取的卡片组合呈现在眼前时,这些稍大些的孩子展现出了更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他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从故事的开端、发展到高潮、结局,一点点构建起完整的情节。有的小组创作出了惊险刺激的冒险故事,有的则构思出温暖治愈的童话。孩子们自信地站在讲台上讲述,语气抑扬顿挫,表情丰富生动,仿佛将听众都带入了他们创造的奇妙世界。
在下午小学班进行故事会的同时,幼小衔接班又开启了新的活动 —— 用纸杯做花篮的劳动实践活动。上课教师先为孩子们示范制作步骤,从裁剪纸杯、折叠造型,到粘贴装饰,每一个环节都细致讲解。孩子们拿到材料后,立刻投入到创作中。有的小心翼翼地裁剪,有的认真地粘贴。虽然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纸杯容易剪歪、粘贴不牢固,但没有一个孩子放弃。在同伴互帮互助与教师的指导下,一个个精美的纸杯花篮逐渐成型。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那是通过劳动收获成果的喜悦。
本次在理想城的集体教学活动,让我看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独特的创造力与学习能力。无论是充满想象的故事创作,还是动手实践的劳动活动,都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才能让每个孩子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