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理学院“理护雪域,情系山河”西藏文化科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湖州湖笔博物馆拍摄宣传科普视频,千年技艺,一馆尽览。
活动中,摄制组跟随非遗传承人的讲解,完整记录了湖笔从“择料”到“刻字”的128道工序。博物馆内珍藏的明清时期“王一品”“周虎臣”等名家制笔工具、历代书法大家所用湖笔珍品首次通过4K超高清镜头细致展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镇馆之宝——明代“玉兰蕊”紫毫笔,其“尖齐圆健”四德兼备的特性在显微镜头下得到生动诠释。
湖笔博物馆坐落于湖州市区莲花庄公园东北侧,建筑风格极具古韵,飞檐翘角,亭廊楼榭尽显江南风情。走进博物馆,大家首先被一楼湖笔历史文物展吸引,从战国时期古朴的毛笔雏形,到各朝代工艺逐渐精湛的湖笔,200余件文物静静诉说着湖笔跨越千年的发展历程。在工艺展示区,每个人都目睹了制笔师傅们的高超技艺,水盆、结头、车斗、择笔、刻字等12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极致耐心与专注。特别是“水盆”工序,师傅们在特制水盆中精挑细选毫毛,只为萃取出最佳原料,独特的“湖颖”技艺造就了湖笔“三义(精、纯、美)四德(尖、齐、圆、健)”的优良品性。登上二楼名人名家厅,领略到了湖笔与文人墨客之间的深厚渊源。赵孟頫、吴昌硕等名家的书画作品与他们曾使用过的湖笔一同陈列,让人不禁想象当年大师们挥毫泼墨的潇洒场景。
此次参观过程中,理学院“理护雪域,情系山河”西藏文化科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程进行视频录制,通过多角度镜头语言,展示湖笔文物的精美细节、制笔工艺的复杂流程以及博物馆的典雅环境。该团队表示,希望通过这支视频,让藏族同胞了解湖笔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大家对非遗传承的关注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