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湖畔逶迤的小径,七月的风裹挟着太湖水汽迎面扑来,丝丝缕缕的水草清香萦绕鼻尖。远远望去,蟹塘边晃动着一抹蓝布衫,似在风中向我们轻轻招手。
双脚踏上蟹塘边的土地,蟹农王伯已快步迎上来。他脸上绽放的笑容比盛夏骄阳更显热烈,眼角的皱纹里都流淌着热情。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握住我们,掌心的温度传递着最本真的善意:“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进来坐坐!”说着,便不由分说接过我们手中的设备,领着我们往蟹塘深处走去。
沿着养殖区的小路徐徐前行,脚下的泥土柔软湿润,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与湖水的深厚渊源。道路两旁,芦苇随风摇曳,沙沙作响,奏响一曲迎宾的乐章。王伯走在前方,步伐轻快,眼神里满是自豪与热爱,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讲述着河蟹养殖的点点滴滴。
“你们瞧,这池塘引入的可是太湖活水,澄澈得很!”王伯驻足弯腰,捧起一汪池水,清透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河蟹就喜这清爽的环境,所以池塘管理得格外精细。定期换水、调节水质,每样都容不得半点疏忽。”他的目光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宛如凝视着精心呵护的稚子。
“养蟹啊,跟养孩子一个理儿,得全心投入!”王伯直起身子,指尖轻拨岸边水草,“这些水草既能给河蟹当藏身之处,又能净化水质。但也不能任其疯长,得定期清理,不然会影响水中溶氧。”话语间,满是经年累月积累的养蟹心得。
谈及病害防治,王伯神色变得凝重:“这可是养蟹的头等大事!一只蟹染病,若不及时处理,整个蟹塘都得遭殃。”他细致地分享着预防病害的门道,从池塘定期消毒,到日常观察蟹的生长状态,每个细节都毫无保留。“有时候夜里都睡不安稳,就怕出岔子。”他笑着说,笑容里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疲惫。
团队成员频频发问,王伯总会停下脚步耐心解答。他用质朴的语言,将复杂的养殖知识讲得深入浅出。遇到我们困惑之处,便蹲下身,随手捡起树枝,在泥地上边画示意图边讲解,直至我们完全领会。
夕阳西斜,为蟹塘披上一层金色纱幔。王伯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字里行间不仅有河蟹养殖的专业知识,更饱含着对这片土地、对这份事业的炽热深情。不远处,太湖水轻柔拍打着堤岸,与王伯的讲述交融在一起,绘就一幅静谧美好的田园画卷。
离开蟹塘时,王伯立在岸边久久凝望。他的身影渐渐缩小,融入太湖暮色之中,可那些充满热忱与智慧的话语,却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间。这片太湖之畔的蟹塘,承载着蟹农的希望与憧憬,也见证着他们日复一日的辛勤耕耘与默默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