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宣传防范电信诈骗和大学生国家资助政策,湖州师范学院成立了“助学筑梦铸未来,资助政策暖人心”暑期社会实践团。经过发放调查问卷、进社区宣讲等实践,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这些活动的意义。
在学生资助体系方面的宣传,我以我们学校为例,阐明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宗旨。值得一提的是绿色通道,它指的是,家庭特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果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给予资助。这项措施解决了贫困学生最先遇到的问题和窘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也发现:第一,尽管学校在录取通知书中附加了学生资助体系简介,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不知道我校有七项资助门类,只知道奖学金、助学金;第二,部分同学对国家助学贷款有防范之心,把“国家助学贷款”和“高利贷”混同。
在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的主战场上,我深感责任之重。我们实践团成员深入社区、走进人群系统性地剖析了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力求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在宣讲现场,我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详细拆解了“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恐吓话术与转账陷阱,揭示了“网络刷单返利”诈骗前期小利诱惑、后期血本无归的套路,分析了“虚假投资理财”平台利用高额回报作饵的欺骗本质,以及“虚假就业招聘”诈骗如何利用求职者急切心理实施诈骗。为了让反诈意识更直观、更易掌握,我们分发了图文并茂的反诈宣传手册,清晰罗列了各类骗局的识别要点和防范措施,同时配套发放了调查问卷,旨在摸清不同人群对诈骗手段的认知盲区和防范意识水平。同时我也看到,国家打击电信诈骗的决心和力度。在校园里,新生开学就会有公安局的警官来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讲座;在社区里,反诈的公告栏和横幅是每个社区必备的;甚至在乡下的村子里,公告栏里也张贴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海报。
尽管作为个人,我们一个实践团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当全国的每个大学都创立反电诈和资助政策宣传,萤末微光必能汇聚成燎原之火,遍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