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怀揣着对水产养殖产业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好奇与探索之心,我们团队走进长兴县河蟹产业中心。太湖之滨,清风拂面,还未踏入园区,便已感受到这里蓬勃的产业活力与浓厚的文化气息,一场满载知识与感悟的实践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我们首先走进主题展馆。在河蟹知识科普区,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直观的视频以及专业细致的讲解,我们系统学习了河蟹从育苗、养殖到捕捞的全过程。原来一只优质洪桥河蟹的诞生,不仅依赖于太湖优越的水域环境,更离不开养殖户们对水质监测、饲料配比、病害防治等环节的精准把控。在文化宣传展区,一件件古老的渔具、一幅幅历史照片,将洪桥河蟹千年的养殖历史娓娓道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小小的河蟹早已融入当地百姓的生活,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符号。而农文旅发展与园区规划展示,则以沙盘模型与多媒体互动形式,描绘出“养殖+观光+体验”的产业融合蓝图,让我们看到传统水产养殖向现代化、多元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在长兴县洪桥镇的水乡画卷中,一座建在蟹塘上的木屋建筑群正悄然改写当地农业经济的格局。作为湖州河蟹产业走向全国市场的核心枢纽,长兴河蟹交易中心通过“统一品牌+集约化运营”模式,不仅让“漾荡牌”河蟹销往全国30余个省市,更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金色引擎”。让“洪桥河蟹”成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更令人欣喜的是,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反哺乡村:周边村庄依托河蟹产业,发展起特色民宿、农家乐,举办河蟹文化节,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此次实践,让我们对水产养殖产业与乡村振兴有了全新认知。洪桥河蟹产业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对生态养殖技术的坚守,更在于其对产业链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延伸。从养殖端到销售端,从产品到文化,每一个环节的精心布局,都彰显着因地制宜、融合发展的智慧。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绝非空谈,而是需要像洪桥一样,立足资源禀赋,以产业为纽带,串联起生态、文化、经济的协同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此次实践既是一次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责任的启迪。“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将以此次经历为起点,把所见所学融入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为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