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策划非遗之旅——在文化传承中创新

今天我们小组针对“盛夏探非遗,双语话传承”暑期活动展开了我们的策划讨论,从这次的策划中,我们不仅通过团队协作明确了我们的活动方向,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我们在通过资料的搜索后,非遗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类别。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记忆的载体,同时也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的一项技艺。

我们决定以“探访+访谈+双语记录”的形式展开实践,首先我们选择了在杭州较标志性的浙江非遗博物馆,我们发现这个博物馆不仅是能够观赏一些非遗物品,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有木版水印、锡雕体验、竹编小背篓等,同时一些中药墙、温州彩灯首饰龙、彩色巨型鲁班锁等打卡点也值得去欣赏。另外采访当地居民对非遗的看法时,我们也主要罗列了一些问题,例如参观之前有没有通过一些渠道了解非遗,参观之后对非遗有什么认识或认识有没有一些改变等等。

同时,我们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的同学负责预约非遗博物馆,并实地进行参观和体验;有的同学设计访谈问卷,准备向当地居民提问;还有的同学负责视频剪辑和后期双语字幕的制作;剩下的同学则根据每日进度撰写新闻稿和心得体会。在分工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如何将这些想法整合成一个可行的方案,需要大家的沟通与妥协。

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杜乐乐

盛夏探非遗,双语话传承”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