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习:国庆特辑【我眼中的红色宝藏(上)】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的12名青年来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重温党的历史,追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征程,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共展出文物4500多件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一级文物原件420件。这些红色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承载和生动展示,也见证了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举国同庆之际,青年朋友们探访党史展览馆。他们会有怎样的发现?这些文物给他们带来怎样的触动和思考?最终,他们又会挑选哪一件红色宝藏同大家分享?

本次特辑分为上下两集。今天让我们走进“青年大学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辑《我眼中的红色宝藏》(上),一起来看看吧!

在本期的大学习中

我们再一次听到了

一个熟悉的名字——陈望道

陈望道,浙江金华义乌人。1920年,在义乌分水塘村一间柴屋里,两张长凳架起一块木板,既是床铺,又是书桌。陈望道一边奋笔疾书,一边蘸着墨汁吃掉粽子,还回复母亲:“够甜,够甜的了!”墨汁为什么那样甜?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

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为引导大批有志之士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投身民族解放振兴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今,沿着陈望道的足迹

让我们继续续写理想信念的故事

虽然是假期

但同学们也别忘了

参加青年大学习哦!


划!重!点!

浙江团员、团干

需进入微信公众号“青春浙江”

点击菜单栏“学习平台”

进入“青年大学习资料库”进行学习

(“青年大学习资料库”

替换原有的“青年大学习合辑”

未来除团课视频外

还将逐步延伸至图片、文字等

各种形式的学习素材,方便青年补充学习

原来该选项指向的“青年大学习合辑”链接

将经过近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后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