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电商助残暑期实践团的同学们怀揣着对公益的热爱和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渴望,在程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暑期实践之旅。7月8日,骄阳似火,实践团一行人抵达了湖州市德清县,探访了那里一颗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明珠——光遇助残社会组织培育中心,共同见证了电商助残这一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与希望。
光遇,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它仿佛一束穿透云层的光芒,照亮了残障人士前行的道路。在培育中心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温暖与坚持。这里,是听障人士、聋哑人士梦想起航的地方,也是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
然而,正如美玉微瑕,光遇助残社会组织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探访过程中,负责人以诚挚而深刻的语气,向师生们揭示了组织当前面临的困境:宣传力度不足,让许多优秀的助残电商项目如同深巷中的好酒,难以被世人所知;听障、聋哑人士在直播中遇到的沟通障碍,如同一道道无形的墙,阻碍了他们与观众之间情感的交流;短视频制作水平的参差不齐,影响了产品的展示效果;而直播带货这一新兴领域的激烈竞争,更是让不少残障朋友感到力不从心。
面对这些挑战,电商助残暑期实践团的同学们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与光遇助残社会组织的交流与学习中。与他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可以为他们提供脚本,剪辑视频,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希望用知识的钥匙,为组织的发展之路打开一扇扇新的大门。
我们建议利用现代社交媒体的力量,拓展宣传渠道,通过创意营销、跨界合作等方式,让光遇助残的故事和产品走出德清,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同时,我们也鼓励组织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为残障人士的电商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针对听障、聋哑人士的直播难题,师生们提出了引入手语翻译、字幕辅助等技术支持的设想,并建议加强沟通技巧和心理素质的培训,帮助残障朋友更好地适应直播环境。我们相信,只要用心沟通,就能跨越一切障碍,让爱与温暖在直播间里流淌。
在短视频制作方面,师生们则鼓励创新内容形式,结合残障人士的自身经历和优势,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感染力的视频内容。我们相信,每一个残障朋友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才华,只要用心挖掘和呈现,就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最后,在直播带货这一领域,师生们建议从产品选择、话术设计、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入手,全面提升直播的专业性和服务质量。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品质至上、服务为先的原则,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残障朋友赢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
此次探访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交流与碰撞,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见证。我们在光遇助残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找到了自己的使命与方向,我们决心将所学所得带回校园、带入社会,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经过此次互动,光遇助残社会组织也能够坚定前行的步伐,继续在电商助残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为残障朋友点亮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