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院:水口乡摩崖石刻的历史与守护

7月9日,在学院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为进一步深刻观察与理解顾渚摩崖石刻视觉形象与其所含意蕴,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的“摩崖·印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对当地的摩崖石刻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调研。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古代石刻艺术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湖州师范学院与长兴水口乡紧密合作、共同守护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之举。

千年石刻,见证千秋顾渚贡茶史

位于长兴水口乡的摩崖石刻是实践团此行的重点研究对象。顾渚山摩崖石刻跨越时空,从唐代至宋代,仿佛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

这些石刻,包括悬臼岕霸王潭唐宋摩崖题记三方,斫射岕老鸦窝唐代摩崖题记三方,西顾山最高堂唐代摩崖题记一方。时至今日,经文物部门和一些金石爱好者的努力,又陆续发现了唐朝湖州刺史李词和宋朝长兴本地名人刘焘,以及部分不知年代的题名石刻。这些摩崖题记石刻记载了唐宋时期紫笋茶作为皇家贡品、地方官员督制贡茶、观景品茗、以茶会友等盛事。是中国唐代贡品紫笋茶重要的历史见证,对于研究中国贡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顾渚山的三处摩崖石刻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原始记录,相比于顾渚贡茶院遗址更为珍贵。

此外,一山之隔的江苏宜兴市同样是唐代贡茶的产地,至今就没有发现过反映茶贡历史的摩崖石刻,并且顾渚摩崖石刻题记之人大多为唐宋时期的名人,这更是其他地方摩崖石刻无以类比的。

政校合力,共筑师院学子调研路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水口乡政府与湖州师范学院青年艺术之家驻村基地的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为实践团提供了全方位、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乡政府不仅提前与实践团沟通联系,确保调研活动的顺利进行,还积极协调资源,提供便利,为实践团成员们提供了详尽的当地人文历史资料和摩崖石刻分布情况,便于他们高效精确地进行实地考察。当地各处的负责人则更是亲自上阵,担任了本次事件团调研活动中向导的角色。他们不仅为实践团的成员提供了详细生动的解说介绍,还分享了他们自己对于当地石刻文化的深厚情感与独到见解。这种政校合力的模式,不仅让实践团的调研工作更加顺畅高效,也让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当地人民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与热情,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实践热情,盼望可以为保护与宣传摩崖石刻之一历史遗迹,助力水口乡村振兴贡献实力,发挥实用。

穿越时空,对话古人茶事奇体验

在乡政府干部们共同的帮助下,摩崖·印迹”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着。他们仔细研读每一方石刻的内容,体味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法魅力和深邃思想;描摹每一道石刻的裂纹,体味历史的沧桑变化与遗留痕迹。同时,他们还通过查阅石刻的相关资料、咨询专业研究者等方式,深入挖掘石刻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些石刻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古代社会的辉煌与沧桑,更激发了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共筑未来,守护文化遗产坚定志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他们与乡政府和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措施和方法。双方表示将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水口乡摩崖石刻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实践团成员们承诺将把这次调研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到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摩崖石刻的独特魅力展现给更多人。同时,他们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续流传。

此次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摩崖·印迹”实践团的调研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古老石刻艺术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与水口乡政府及村干部紧密合作、共同守护文化遗产的生动实践。我们坚信,在更多人的关注和努力下,水口乡摩崖石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