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迷茫时刻,所以更清楚退役军人迫切需要的就业帮扶措施。”在位于杭州市临平区的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内,创始人施晨阳正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员们介绍自己创立橄榄绿的初衷。
2024年7月8日,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役”彩缤纷,“职”引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杭州市临平区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探寻高质量帮扶军人就业的独特秘诀。
“役”彩缤纷,“职”引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合影
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是一家以帮助退役军人转变角色、高质量帮扶退役军人就业为目标的公益组织。截至目前,橄榄绿已累计成功开展技能培训课程80余次、成功帮扶就业1000余人。
即便曾经因战友返乡求职碰壁有感而发的梦想已成为现实,可面对如今竞争愈加激烈的就业市场,创始人施晨阳还是会思考如何更高效、精准地对接退役军人与企业,让更多退役军人不再受返乡求职困难的困扰。
或许,正是这一份感同身受的赤诚,支撑着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不断壮大。目前,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已吸纳志愿者1800余人,获得了“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
赓续公益接力棒,传递爱与责任
创始人施晨阳出生在一个公益世家。从他十几岁开始,母亲施红英便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创立了阳光公益服务中心。从小跟随母亲参与公益服务的经历,让施晨阳获得了许多公益经验,更让他对开创自己的一番公益事业充满了渴望。
2021年,施晨阳退伍返乡,有着退役军人与公益志愿者双重身份的他马上洞析了退役军人就业的痛点,毅然决定创立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专注帮扶退役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一开始,橄榄绿只为街道范围内的退役军人提供节日关爱、心理咨询、就业方向推荐等活动,但施晨阳慢慢发现这些措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2022年,施晨阳入学湖州师范学院。在这里,他学习到了企业运营的专业知识、认识了一群同样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吸纳大学生加入队伍后,橄榄绿开始在湖州开展公益事业,并将整个服务过程总结为“1+3+N”精准就业帮扶模式。
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创始人与实践成员的合影
锚定军人痛点,照亮就业道路
通过走访调查退役军人与用人企业,橄榄绿团队发现退役军人就业难不仅仅是因为心理转变困难,更根本的原因是缺乏职业核心技能。于是团队聚焦军人就业问题,打造“1+3+N“精准就业帮扶模式,在高质量帮扶就业目标的指导下,通过就业培训、就业推荐双联动,打造多种活动形式,全方位展开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工作。橄榄绿与湖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达成合作,共同完成退役军人培训任务。
橄榄绿在湖州开展活动照片
团队开展心理团辅、生涯规划等适应性课程,帮助退役军人更好地实现军队场域向社会生活场域的转变;开设政策解读、行业就业前景分析、就业咨询、简历制作与面试指导等课程,激发退役军人就业信心。
依托学校师资与专业优势,橄榄绿团队为退役军人定制了特色课程清单。开设电商运营、无人机操控、政务管理、社会工作等实用核心课程,提升退役军人就业技能,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我们走进大山,愿你走出大山”
戎装虽脱,本色不改。完成就业帮扶后,橄榄绿公益服务中心积极号召帮扶对象加入志愿队伍,用无私奉献的积极行动反哺人民、反哺社会。目前,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队已吸纳退役军人458名,脱下军装,他们依旧站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
2022年,施晨阳带领榄绿退役军人志愿队前往四川大凉山扶贫助学。在大山深处,橄榄绿一共对接了10户大凉山山区家庭,资助18名同学进入大学;运用电商直播技能,他们帮助果农卖出苹果5万余斤,所得盈余全部投入助学项目建设。在扶贫途中,创始人施晨阳还自掏腰包为一位小女孩购置了新衣服、新文具。
橄榄绿在大凉山开展助农行动
重铸军人荣光,共赴大凉山山区助困助贫;彰显军人本色,他们走上街头进行禁毒教育、反诈宣传;发扬军人使命,协助医务人员抗击台风,运送物资。在一个个全新的“战位“上,广大退役军人志愿者秉持初心不忘使命,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役彩篇章。
探寻退役军人就业帮扶路径前路漫漫,还需进行长时间的探索。本次实地调研为团队总结社会公益组织就业帮扶模式提供了大量材料,激励大学生为帮扶退役军人就业贡献青春力量。湖师学子将始终与祖国同向同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