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传辑里湖丝,感人文新知

7月7日,“丝从东方来”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南浔辑里湖丝馆进行参观,深入了解湖州辑里的丝绸文化和丝绸制作工艺。

辑丝之名为康熙帝所赐,“辑”为缫丝之意,“辑丝”为专为帝王缫织的丝,后人开始称其为辑里丝。南浔“辑里丝”负有盛名,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但在辑里湖丝的辉煌背后也经历着起落,受机械化缫丝技术的影响,辑里湖丝工艺逐渐衰落,后来随着辑里湖丝在上海世博会和各大非遗展会频频亮相,这一工艺再次受到大众关注。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展厅内陈列的织丝机器、箩筐、工具以及蚕茧和各类蚕丝半成品,近距离地接触和了解了丝绸从蚕茧到丝最后到布的全过程。

同时,在南浔辑里湖丝馆的周边,实践团成员发放了有关丝绸文化的问卷,调查了湖州人民对丝绸文化及相关文创产品的了解程度和态度。

此次参观,对于实践团来说是一次真实而深入的学习体验。实践团对这个古老制造业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对丝绸行业的未来有了更大的期待,也希望此次的实践活动能对辑里湖丝的传承与保护贡献一份独特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