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军魂不灭,淬火而生

晨风轻拂,抚平岁月的伤痕;暖阳微照,唤醒迷惘的心神。2023年7月6日,伴着晨风与暖阳,“聆听老兵之声,传承英雄之魂——跨世纪的退伍士兵对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以及相关志愿者们携带着慰问物资来到了紫云社区,对退伍老士兵进行了相关的访谈。

老兵爷爷虽然已经73岁高龄了,但身体仍然硬朗、言辞依旧铿锵。他的一生总结起来看似平凡,作为一名铁道兵,忠实地完成上级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作为一名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生活;作为一位丈夫,幽默却又可靠;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深厚地爱着她们。

但是他的一生细看却又不平凡,1976年唐山大地震,接到命令在零下20度的天气到唐果堵上堤坝,防止洪水冲毁旁边的城市,双腿绑着麻袋插入寒冷的泥淖,腰间挂上一壶烈酒以暖身躯,劳累的是身躯、坚毅的是心灵,两夜无眠只为强化堤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84年铁道“兵改工”后,更是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以军人的姿态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找到一条经济发展的路子。

老兵爷爷告诉我们,他的一生最终仍是“平凡”,“人这一生可以活得自由,但是中心思想必须正确”,他反复向我们强调,人这一生一定要注重两个责任,一是“社会责任”,二是“家庭责任”。先有“大家”,才有“小家”。“倘若国家需要我,我必须回去,召必回!”“为长需教,为子需孝。工作需要认真负责”。反观老兵爷爷的一生,确实是紧密围绕着这两个“责任”开枝散叶的。这忠诚、坚毅、善良、认真的兵魂,在经历了像时间与实践这样的“烈火”的淬炼后,更显得珍贵与重要,指引着一代代青年人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