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项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瑰宝,历来受到华夏寻常百姓的喜爱。它通过二维的纸张表现出三维的图案,将不同时空的物象进行组合,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给人以美的感受。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景就诞生于双手的灵巧游走之间。人们将普普通通的红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在逢年过节时,贴在墙上、玻璃上,或贴在门上、灯笼上,装饰门楣,以渲染浓郁喜庆的节日气氛。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剪纸艺术拥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多种多样的形式,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德育艺心,矢志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带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扎根在每个青少年心中的愿望来到紫云社区,和孩子们一起制作盘扣、剪裁窗花,通过手工方式带领孩子们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世界。
7月8日上午,志愿者们来到紫云社区,手把手教授孩子们学习编制盘扣、剪裁窗花。孩子们充满了好奇与探索欲望,争先恐后地跟着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学习剪窗花。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操作着剪刀,用不算熟练的手法剪出一张张属于他们的精美窗花。这个夏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韵在紫云社区荡漾。
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形式,剪纸的产生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密切相关,能够充分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剪纸虽然工具简单——只需要一把剪刀,但其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人民生活艺术的浓缩与夸张,蕴含着各种各样美好寓意,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剪纸的过程中,我们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期盼、对艺术的理解剪进作品中。既承载着我们的艺术审美,也代表了新时代青年人对时代的美好心愿。
剪纸能够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也能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我们团队始终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以童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心底种出热爱艺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树!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德育艺心,矢志践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服务团
鲁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