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实践类】艺术学院:实践的青春最美丽

戴毓轩导视系统设计小组共有组员六人,两名研究生,四名本科生,组长戴毓轩,组员:匡鑫泉、周怡雪、张一凡、刘沭呈、沈悦。针对湖州社会福利中心的导视系统的系统美化与改造设计,在团队的集体建言献策下,我们深入调研了湖州多个医疗机构的导视系统,与此同时利用田野考察法针对湖州社会福利中心的医疗区,生活区,活动区,出入口等多个主要活动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同时与居住养老院的老人,工作人员,来访者的悉心交谈,来寻找目前养老院导视系统可能存在的设计问题。接着我们本着改善养老院老年人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体现养老院的文化建设的目的进行认真的方案探讨,同时我们将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体现我们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决心。

在方案推导与讨论中我们针对之前的调研做了简要的汇报,根据我们前期的实地走访,我们注意到养老院是一个具有医养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老人年龄水平基本在60岁以上,多以独居或夫妻的形式入住。养老院在硬件医疗设施上十分完备,居住条件适宜。但是由于建造年代时间长,养老院的公共导视系统存在涵盖面不广,形式单一,维护情况较差等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展开更深层次讨论并设计美化改造方案。老人需要的是陪伴,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最为重要的是平静安和,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老人,美好的环境是身心愉悦的开始。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集力打造从五感体验出发的人文关怀设计。在设计中我们大量采用杏仁般的原木色以及古典深沉的原木色,一方面想表达养老院平静又充满生命之力之意,同时与养老院接邻的毗山景点相呼应,凸显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之美,与此同时利用原木色打造亲近自然的调性,延续木质之感,表达悠然的感受。同时考虑到老人的视力下降的因素,我们将导视设计原有的花哨文字与图形替换成具有极强象形意义的图案与文字,大大提高可视性与辨识度,虽然简单,但胜在传神。与此同时结合养老院的特殊环境,我们结合二十四孝部分节选内容进行形象升级与简化并运用在导视系统中,丰富环境图形,追究文化趣味,情感体验与艺术审美。经过一系列设计,我们小组力图协助养老院为老人打造自然生态,文化养生,医养护理的空间环境,以如家的生活方式在毗山脚下给长者温馨的感受。

在本次调研与方案探讨与设计活动中,大家始终不忘初心,紧跟党走,不畏艰难,脚踏实地,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当中去,在实践中体现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我们今后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实践经验。通过实践活动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年轻人应该志存高远,肩负重任,勇担时代使命,将党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做贡献。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艺心跟党走·绘梦夕阳红”暑期社会实践团

戴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