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实践类】校团委:访幽幽古墓,寻卓然先人

烈日炎炎,蝉鸣阵阵,“千年湖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范超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道场乡的胡瑗古墓,探寻胡瑗先生的传奇人生。

胡瑗墓地处偏僻是山林之间,其入口并没有宏伟的碑石,一座石桥,一条溪流,一块牌坊,就构成了整个入口的全部。简单、质朴,这是我对胡瑗古墓的第一印象。

曲径通幽,沿着斑驳的石路往里走,就看到了胡瑗的石像和记录其一生的小木屋。许是古墓本就极少有人造访,石像的周围荒草丛生,木屋也是尘埃遍地,不见光影,可是这荒芜的一切,并没有散发出凄凉的气氛,反倒给古墓增添了不少神秘、静谧的气息。这才是真正属于先人的古墓,隐于山间,记于人间,生前功成名就,生后安享极乐。在这个树荫环绕的地方,不论外在的温度有多高,穿林而过的微风,总能给人带来清凉和安定,平复那颗躁动的心。我想,让胡瑗先生长眠于如此幽静的地方,且无人打扰,许是对他最好的尊重。

古道蜿蜒曲折,一直通到了胡瑗先生的墓地。斑驳石板,两层高台,一块石碑,一座古坟。胡瑗先生给后世留下了“明体达用”的思想,“分斋教学”的理念,“因材施教”的发展,而后功成身退,将历史的舞台让给了后起之秀。他安安静静地、简简单单地躺在那里,将自己所能做的奉献到极致之后,看着后人们成长、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一步步地传承下去。

 “不见五陵豪杰墓”不是历史隐藏、湮没了豪杰,而是豪杰自愿藏于历史背后,在轰轰烈烈的一生后,推动新的豪杰产生。就像胡瑗先生一样,他们都是巨人,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推举,将中华文化推到高峰、再高峰。他们藏于山林间,却记于人世间,古墓幽然,也掩盖不了先人的卓然。

湖州师范学院  校团委

 “千年湖学”创新实践团

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