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银杏树下话传承——揭秘“杏福小浦”的千年巨变

202275日,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商助残,携手共富”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长兴县小浦镇八都岕大岕口村,欣赏被称为“世界银杏的故乡”的长兴银杏长廊,并与当地“银杏皇后”品牌创始人吴南兴进行交流,揭秘“圣果”变“金果”的秘密。

 “电商助残,携手共富”团队与吴南兴先生的合影

千年银杏,一朝嬗变

赏花海,游古街,登古道,看小戏,观云海,在长兴银杏长廊,感受树树皆秋色的美景。在被称为“世界古银杏之乡”的长兴小浦镇八都岕,生长着三万余株原生银杏,包括树龄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银杏皇后”。在这里,吴南兴利用银杏特色,挖掘银杏商业价值,制作出“银杏面”、“银杏酒”等产品。在被问到创立“银杏皇后”品牌的契机时,吴南兴说道:“我们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靠着银杏树长大,以银杏果为生。但是银杏果当属小众产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游客来到这里的目的逐渐由购买银杏果转变为欣赏银杏叶,当‘圣果’掉落一地无人捡时,我实在感到惋惜。”就这样,吴南兴试验了近一年的配方,走访了多地,创造出岕里独有的“银杏面”“银杏酒”,摸索出一条依靠银杏致富的新道路。

银杏面和银杏酒

文化为根,质量为基

 “全国做面做酒的企业有很多,但是在以银杏为原料的,我一定是独创。”吴南兴说。在竞品横行的市场上,走出特色,保证质量,是“银杏皇后”的走红之道。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扶残助残的道路上都少不了文化的积淀,在物质富裕的同时实现精神富足,让乡村文化生生不息,大岕口村在吴南兴的带领下就走出了一条银杏文化与银杏产业深度融合的致富道路,将悠久的银杏文化做大做强。“我们的品牌就是要做出八都岕的特色,展现八都岕的文化底蕴。”吴南兴对实践团成员说道。

银杏文化是品牌创造的根基,那么质量就是“银杏皇后”畅销的基础。吴南兴酿酒、造面的每一步工序都经过层层把关,酿酒必须要酿两到三年,在高温、大风、阴雨天不能制造银杏面,每一个规定和原则都奠定了“银杏皇后”的质量基础。

严格的酿酒工序

心怀大爱,助人助己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为别人撑伞,吴南兴的工厂内残疾人员工占大多数,自身的身体的缺憾不能消磨他的斗志,更显示出他播撒在人间的大爱。吸纳残疾人就业,不仅能提高村民就业率,也能在助人助己的同时带领残疾人群体走向共同富裕,在共富班车上做到“一个也不掉队”。

校企协作,共谱新篇

吴南兴在与实践团指导老师程兆麟和吴勇辉的交谈中,提出目前该品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销路问题,产品知名度低,销路狭窄,限制了“银杏皇后”品牌的推广和传播。“风口上猪都会飞。”吴南兴说道,针对此问题,吴南兴和实践团成员一致认为,要抓住“电商”这个风口,发挥实践团成员们的专业优势,拓展产品销路,构建电商助残新模式,帮助农户增收。

在今后的几天中,“电商助残”第三小分队将驻扎于大岕口村,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宣传等电商途径,对“银杏面”、“银杏酒”进行宣传推广,携手残疾人企业走向共富,共谱合作新篇,打造“富美长兴,杏福小浦”。

吴南兴与实践团成员讨论电商拓销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