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实践类】人文学院:丝绸伊始

伴着夏日午后的清风,乘车至誉有“世界丝绸之源”美称的钱山漾遗址。

方圆几里的天地,宁静而安详,那种与生俱来的质朴厚烈的气息,氤氲在这偌大一片的角角落落。置身在其中,抬望便是澄净的天,四顾便是清新的田,未见丝绸,倒似具身临在从古至今绵延的丝文化里之感。

有立碑于此,其意义并非只是单纯地显示,而更在于是一种需要深刻记忆的标志,距今愈久,其立碑的重要性也便越发明显了。如果说,除去丝绸之关联,那么这块地面也便仅是一片水田,同样地,除去这块土地而声称丝绸源头,倒也像是有口无凭的噱头。置身在绿意盎然的小世界里,油然而生的便有了悠远的情怀,仿佛那些悠久的关于丝绸的故事仍然埋在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里,以致那拔立的稻苗皆被滋养得肥嫩无比。如今,这里是片农田,田埂上有农民全然不是惊奇的事情,但是一个历史流传几千年的国家,能够在这种辛勤耕耘中衔接好文明的传承,又是多么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社会终将前进,丝绸的故事源于此,也定会由此延续至他处。文化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标榜一个时代,也不只是为了缅怀一个过去,文化的使命在于挖掘其内在的价值与意义,当这种价值能够成为社会的共同认知,那么它所留下的印记也将为时代所刻骨铭心。丝绸如此,其他文化载体亦如此,流芳千古的不会是尘垢秕糠,那些为人们所一遍遍回顾的,终将发扬光大。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绿色同富,丝府新篇”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

应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