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实践类】艺术学院——弘扬英雄情,激励报国志

沿着凤凰山拾级而上,陈安宝烈士的墓碑映入眼帘。瞻仰着这位以身殉国的抗日名将,聆听着他的抗战故事,我不禁心潮澎湃,顿生感慨。

1916年,25岁的陈安宝从军校毕业,年轻的他便担任了浙江陆军第二师的排、连长的职位,自此他的戎马生涯拉开了序幕。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第一枪打响后,他积极投身于维护祖国的抗日战争中,全力以赴大小战役,因战功屡被提携。他于1939年初率领战士参与南昌战役,自拂晓到当天傍晚,战争仍未有消停的迹象,双方人力物力都被大量消耗,长时间的拉锯战甚至进入赤手空拳的格斗中。见此状况,陈安宝带着几名士兵前往督战,途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此次跟随队伍来到陈安宝烈士陵园,陵园左右分别有张爱萍将军和郑洞国将军的题词,陵前有朱德、刘少奇的题词。看见沿途的巨幅将军铸铁浮雕和铁拳雕像,我不禁感叹他们的伟大。紧接着,我来到了为他们建造的烈士纪念馆,上面描绘了陈安宝烈士的生平事迹介绍,这又再次加深了我对战争年代的画面感和敬畏感。

陈安宝烈士是那千千万万誓死的英雄之一,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正是因为战争年代英雄备出,他们用鲜活的生命筑成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和平年代也需要英雄,他们不一定要上战场赴汤蹈火,也可以是在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为祖国创造价值。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英雄,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全身心地将自我投入到对知识的汲取、对社会的奉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