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信息工程学院“保护生态多样性,促进碳达峰,碳中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我们对前期所做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第二天的统计分析。
在调研当天我们队伍一共分成了5个小组随机对乡镇居民进行了关于“保护生态多样性,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知识的调研。受调查居民参与度较高,积极配合并依据实际情况填写了调研问卷。
通过统计分析后,我们发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概念的了解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相关知识越了解,也更加愿意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行为。对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了解更主要来源是网络和广告牌宣传,在日常生活中,居民之间极少讨论该方面话题,而年纪稍长的居民对电子设备的使用度较低,这也是导致年纪与相关概念具有高度拟合性的原因之一。
不过在“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行为方面,受调查对象表现出高度统一。节水节电,绿色出行,不乱丢垃圾等行为受调查对象均表示能够坚持做到。
在对周围环境的感受方面,感觉空气质量提升或下降的人数大致相同,多数人感觉周围生物多样性没有变化。
从总的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国家对环保低碳的大力宣传和人们文化素养的提升,人们已经或多或少的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了。但是在某些方面仍旧存在短板,人们对“保护环境,低碳生活”的细节措施不能很好了解,仍需社区等相关部门进行线下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