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专项实践类】人文学院——用经历充盈内心世界,用确幸感念身边事物

兴奋消解暑气,步伐带来邂逅。这是我们线下采访校友第一站,也是我与那些逐光前行、以才践行的前辈们面对面交流的第一站。在台州,我们与学姐相遇,与优秀的校友相谈,收获的不仅是我们对校园生活和未来社会出路的定义,更是一份我们对湖师感召和湖师精神的传承。

要多去参加现场招聘会,要认真对待见习和实习,要多多积累工作经验,去见识不一样的风景。这是来自台州外国语学校、现在准备教高三的盛茹怡学姐的经验。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我略窥得一些社会性的启迪。大学学习是小打小闹,社会工作才是大风大浪。不管未来是考公还是考编,路子都不要走得太窄,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要考编,一定要把握提前批的机会。现在身兼三个班的语文老师的她,庆幸大学专业课的深厚积累,感念身边同事的真诚关心。回顾母校经历,是当年的论文指导老师韦良的自由发散思想,让她对待学生个性化;是人文学院的“传统”百篇文的写作与点评,让她养成了笔耕不辍的习惯,笔触随性却自然。通过双向分享自己的经历,我发现自己学习缺乏有的放矢,看似全面却缺少重点。我明白了在注重学习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要给生活加点甜。除此以外,大学还要多看些有深度的作品,比如外国文学《铁皮鼓》和《金驴记》。

一趟台州之旅,一次校友会面,它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看见的天光太少,挖掘的事物太浅,错过了很多精彩的时刻。所以便有了自我尝试,便有了经验总结。那么为了看清这广大的世界,请不要放弃任何平台,努力去够一够,做自己人生的掌舵者。永远不要说“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