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我参与的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太湖之滨,明珠回响”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辑里湖丝小组正式开始实地调研。我与同学们一起来到了湖州的知名古镇——南浔。
南浔,因其历史悠久的水乡文化与人文风情,前来旅游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此次,我们来到了南浔的辑里湖丝博物馆,并采访了博物馆的主办人王一士先生。王一士先生十分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博物馆里的每一样物件以及其背后蕴藏的动人故事,并向我们讲述了南浔辑里湖丝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再次感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我与同学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遇到有趣的、精美的艺术品,还会拿起手机拍照。辑里湖丝久负盛名,并且用途广泛。自明代就被选为贡品,到了清代,更是用来织造帝后的龙衣凤袍,受到一致的好评。辑里湖丝除了可以用来制作衣服,还可以用来制作古琴。有了湖丝,古琴的声音变得“清微淡远”,余韵不绝,是古琴的点睛之笔。在陈列室里,我们看到了一枚枚精致的奖牌被整齐有序地摆放在陈列架上,诉说着辑里湖丝的前世与今生,令人叹为观止。
参观下来,我不禁为南浔有这样宝贵而绚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到骄傲自豪。辑里湖丝承载着中国的文化,更代表着中国的精神。让它发扬光大,走向世界的舞台,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寻找非遗,湖师学子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