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暑期实践团的志愿者为长荡漾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出心裁的暑期安全教育课程——《溺水警钟常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防溺水的知识要点和案例分析,让小朋友们提升对于溺水的警戒心理,防患于未然。
众所周知,溺水是造成学生在暑期意外身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夏季炎热,不少儿童会选择游泳、玩水来解暑,但是由于他们未掌握必要的防溺水知识,常常导致悲剧的发生。预防溺水刻不容缓,所以本期青柚小课堂的重点就在于让小朋友们通过具体的、触目惊心的实例,或是成功施救的案例,能够了解一些基础的防溺水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于心,使其能在最危急的时候给小朋友们最清楚的判断。
随即志愿者又提到了当溺水事件发生时,小朋友们应该如何自救或者如何正确救助同伴等问题。志愿者们嘱咐小朋友,遇到溺水时,首先要大声呼救,寻找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施救,也不能手拉手施救,否则会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其实,我认为,儿童溺亡一直是每年暑期的常发性事件,由于儿童群体的懵懂与稚嫩,可能他们并不会很快对于溺水事件产生警戒心理,也不会很透彻地意识到这个安全隐患的危险性。所以,作为教育者,唯有通过反复强调以及对一桩桩真实案例的分析讲解,才能真正地让小朋友们树立起相关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懂得在发生溺水事件时如何及时自救以及如何正确救助他人。
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一一和小朋友们道别,把桌子和椅子搬回原位,圆满完成今天的教学。通过这短暂而又充实的课程,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完全掌握关于防溺水的知识。今天的《溺水警钟常鸣》在小朋友的心里埋下了关于安全意识的种子,经过一次一次的教育浇灌,这颗安全的种子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