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专项实践类】人文学院——充实行囊,准备前行

云中有点点金光,风中有阵阵蝉鸣。白日的光彩是太阳的使命,朗日的喧嚣是夏蝉的使命,那么年轻人的使命是什么呢?在为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优秀校友们准备采访资料和采访所需的物品时,我不禁扪心自问。践行使命是没有穷期的,而走向人生高处一直是优秀的校友们前行的誓言。

把要赠送给校友的《湖师校友》和《湖州师范学院2020年度报告发展》装入背包时,我忽然生出一股敬畏。这是一颗颗怎样的心啊,他们从湖师院出发,奔往各地,散作满天星,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他们大隐隐于市,还时常对母校进行资助帮扶。他们的光荣与梦想从湖师院启航,为了人间烟火,结合着自身专业所学,将理论化为实践,对口对点,贡献自己的力量。风会记住一朵花的香,而母校会记住他们最美的样子。虽未得见面,但敬于才华,必会合于性格,并且忠于人品。

在整合校友调查问卷时,如何将校友与学校紧密联合在一起,成为萦绕在我心头的一个问题。很多校友在离开校园后,还会和多少老师、多少同学保持联络呢?他们是否经常会回母校看看,或者是否会在各大新闻媒体平台上留意着母校的动态呢?校友又喜欢以怎样的方式和学校以及学校的学子增强联络呢?自我总结之后,我发现在对接校友上,引发校友与学校师生思想感悟的同频共振是一切的关键。不管是哪种交互模式,情感与情怀始终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的初心与动力。而活成一束光,成为自己所愿的美好的样子,则是每一位走出湖师院的青年学子定义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