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我就愈加觉得自己离童真越来越远了。可能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童真童趣换取前往“大人”岛的船票。我交付了自己的青涩懵懂,从前我并未怀念自己失去的童真,毕竟没有孩子不渴望独立与自由,成为没有束缚翱翔天际的雏鹰。直到在这次“春泥计划”实践活动中,我看到那样多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我不禁也想感叹做个孩子也挺好。
这一次是我第一次参加实践活动,我有许多困惑与好奇。对我来说“春泥计划”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探索未知和推己及人。在活动真正开始前,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教学内容、趣味活动。在大学中我积累了许多准备课程、制作PPT、上台讲演的实践经验,但不同的是,这次活动是通过村委会的宣传通知召集处在暑期的孩子们自愿来参加的。这就意味着来参与者的年龄跨度和人数的不确定,都将是本次活动的难题。这样我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难处,在确定的主题下选取创新的内容和角度,还必须把控整体的难易程度。从前在课堂上,我面对的是与我同龄的同学和年长于我的老师,我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存在隔阂,对于不成熟的方面老师会予以指正。但面对孩子,我每走一步都想回头再看看,总是担心自己所讲的是不是可以被理解,是不是在措辞上不够浅显简洁。我也会不停的回忆自己幼儿园或小学时的事,想想那时的自己是不是可以听懂我要讲的“网络犯罪”“中国共产党历史”“心理健康”,诸如此类的内容。
固定的教学内容之外,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小朋友的趣味游戏。大人总是会在游戏的时候权衡利弊得失,为了一块糖、一张贴纸,去争一个输赢似乎没这个必要。但在孩子眼中,游戏就只是游戏,他们喜欢那种获胜的快乐和成就感。当他们知道可以得到一颗糖果时,从他们眼中迸发的东西是我许久未曾见过的,就像是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从他们眼中欢乐的跳了出来,嘴角也是难抑的笑意。同样他们也会在游戏中忘乎所以,一个个在地上做成一排,手舞足蹈的展现自己的情绪。这样纯真的开心,我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汇去定义,只用一个童真去概括也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