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浙江实践类】教师教育学院——垃圾行分类,环保存吾心

自我国建议实行垃圾分类以来,人们通过各种途径或多或少了解过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现我们不能停止宣传垃圾分类的脚步,很多人只知道需要垃圾分类,但不知道具体如何分类,并且垃圾分类的实行力度不高。我们认为若要想全面普及垃圾分类,可以在较小的年龄就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垃圾分类则能成为习惯。

2021年7月15日,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青苗绘翠意,柚香伴践行”——青柚空间环保小课堂的志愿者们来到余家漾社区,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课程《垃圾分类知多少》和《mini分类垃圾桶制作》,作为该环保系列课程的策划人之一,我的感悟颇丰。

通过提问环节,我们了解到小朋友们对最基本的垃圾分类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为什么要分类,具体如何细分以及后续垃圾处理方式的了解很单一片面。虽然如今垃圾分类知识的讲解铺天盖地,但多数是纯文字性讲解,这样的课程对孩子们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效果甚微。因而本次课程采用理论课与手工实践相结合的形式,特别设置了“mini分类垃圾桶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制作垃圾分类垃圾桶并组织孩子们使用代表不同垃圾的图片模拟真实的垃圾分类过程,借此为孩子们解释了垃圾的细分原则,也检测了孩子们对本次课程内容的吸收情况。

做好垃圾分类还需要培养孩子们垃圾分类的意识与热情,因此知道垃圾分类的真正意义是极其重要。垃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垃圾的处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有意为祖国的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青年人,我们有义务践行垃圾分类,为小朋友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自身的热情感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