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春泥计划的第三天,通过前面两天的相处,小朋友之间也逐渐熟悉了起来,我们对小朋友们的了解也逐渐加深。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性格,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对每个小朋友都要用独特的方式来引导和教育。接下来我就讲讲自己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收获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来讲讲两个小女孩,一个叫乐乐一个叫婷婷,这两个小女孩不仅是同班同学,考试成绩也差不多,平时都是双方父母轮流来接送的。但是她们两个的性格截然不同,乐乐活泼开朗,婷婷内向敏感,这种性格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交流的过程中,更体现在游戏比赛中。在我给她们两个出的猜字谜游戏里,乐乐在想不出答案的时候,会说:老师老师,我想不出来,能不能告诉我答案呀;而婷婷在想不出答案的时候,会着急地掉眼泪。在我看来,这两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主要还是看老师如何引导。乐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但是在恒心和毅力方面就要打一个问号了;婷婷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面对挫折的时候往往容易着急,但是这也说明她有好胜心。所以在对待她们两个的教育方法问题上,我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对于乐乐,我会教她学会坚持,在面对一个暂时思考不出的问题时,我选择鼓励她坚持思考,再给予她一些提示,让她能独立思考,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对于婷婷,我采取的是赏识教育,更注重在她得出答案后对她的表扬,以提升她的自信心。
以小见大,在我们以后的教育实践中,要更加注重孩子的独特性,不能对所有孩子都采取一样的教育方法,心理学上,将孩子大致分为四种人格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的人情绪较为不稳定;多血质的人比较外向、热情、有活力、好交往;粘液质的人行动较缓慢、相对内向、稳定;而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内向、沉默。针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孩子,我们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要求我们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总结归纳,形成一套自己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