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攻坚力度,我校团委组织了一批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前往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为当地3-6岁学前儿童及其家长开展普通话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培训活动。
畲族儿女,学诵国语
在与当地人民的亲切交谈中我校志愿团队深入了解到了畲族文化以及畲族的彩带编制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我校“通语谋兴”推普脱贫攻坚志愿实践团在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现场教授当地畲族妇女儿童用普通话朗诵《父母祖国》等诗歌。教授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用普通话一字一句地教现场的畲族妇女儿童读诗,还将诗歌的音韵与内涵形象地传授给他们。当得知畲族彩带的编织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志愿者们亲身体验,并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用泉水泡制的茶叶,双方其乐融融。
“通语谋兴”推普脱贫攻坚志愿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沿路来到畲族老城,走访各家各户,并在家长们的配合下,带领小朋友们填写“关于丽水市景宁县的方言和普通话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教授课上,志愿者们将当地的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用普通话的形式进行演绎,在孩子们的参与下,志愿者们积极交流沟通,并且带领着当地的老人孩子们一起朗诵了诗歌《父母祖国》。在志愿者的鼓舞下,孩子们逐渐发现了普通话的魅力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小少年,孩提普话
随后,志愿者们还来到了乡镇的少年宫。许多畲族的孩子们聚集一处,在志愿者们的组织下观看了“少儿学说普通话”系列动画影片,并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分别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进行了看图读词、诗词朗诵等多项活动,孩子与家长的积极配合也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最后,为更好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促进各民族交流融合,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志愿者们还教孩子们编制简单的中国结、吟唱方言诗歌。
“我很荣幸参与此次实践活动,畲族人十分友好,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在教他们说普通话的同时我也体会到了与众不同的快乐。”一位“通语谋兴”推普脱贫攻坚志愿实践团队的志愿者如是说。
据悉,我校一直以来注重大学生实践培养,多次参与西部支教服务、四川犍帮扶活动、春泥计划等。“通语谋兴”推普脱贫攻坚志愿实践团队作为教育部专项团队,此次深入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普通话活动,加强了畲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当地普通话水平的提升,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攻坚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