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应融入生活

就我的观点而言,我认为公共演讲锻炼的其实是一种综合素养。这种能力,在现在这个社会显得更加重要。无论是应聘面试,或是工作后要做上台陈述,是我们必须的要具备的。但这种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渐进的、循序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不断练习。

本次未来教育家协会承办的的文学院新生演讲比赛便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演讲的平台,营造出了一种我热爱演讲的氛围,使演讲不仅停留于课堂,还渗透到我们生活之中。作为一名听众,在听选手们演讲的过程中,我对演讲也有所感悟和启发。

首先,便是要胸有成竹,要有充分自信。我认为每位选手的演讲方式都不同,或沉着冷静或慷慨激昂,但是,无论是哪种类型,声音响亮、挺胸抬头的选手总是会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我记得有一位选手,可能是忘词的原因,在演讲的过程突然安静下来,但是他并没有显得特别的局促不安,反而在停顿过后以更加响亮的声音,演绎好了他的演讲。这位选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想,即便是一位超级演说家失误也不可避免,演讲的时候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不同的是,他会坦然地面对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会去逃避,而是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它。正如名家所言,自信是一种优良的竞技状态。所以无论是演讲比赛也好,和他人交谈也好,拥有一颗自信的心,往往会使更加与众不同。其次,便是一种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

第二轮的比赛是采取擂台赛两两PK的形式,主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是随机抽取,选手并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在短短的两三分钟内,要组织语言,准备一场五分钟左右的演讲,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这个时候我觉得随机应变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把一个社会热点有争议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不仅仅要求我们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要求我们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对。就如一位选手所抽到的“甩老族”问题,面对这类敏感问题,这位选手从一部电视剧着手,在不偏题的情况下解读“甩老族”,对这类现象下定义,做出自己的看法,评论到位。

我认为,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演讲并不是一门选修课,而是人生的必修课,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演讲融入生活,从我们好好说话开始。

文学院未来教育家协会 徐娇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