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新闻人

关于到底要不要选择新闻,是不是适合成为一名新闻人,如果真的选择了这样的方向又该怎么做,关于新闻,我真的存在太多太多的疑惑,而在星期二的晚上的这一场述说记者的魅力的讲座之后,至少我对此多了几份理解,少了几分迷茫。

讲座开始主讲人宋老师以一个问题:“在座的同学认为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打开了局面,记者一直以来都是我向往的一个职业,记得我在面试校报时被问到为什么想当记者时我的回答是:“我在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中看到了中国很的现状,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话,我不想做那些大多数。”当初那样的热血和坚定仿佛和现在的自己毫无关系,在数个同学站起来说出了自己心目中记者应该达到的要求后,老师给出了答案:正义,挑战,真相,职业……对于记者,有无数个关键词,都没有词语可以代表和概括。

当然,每一份职业都需要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胜任。作为一名媒体人和记者更应该具有多方的素质。从美国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梅尔文·门彻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从美国田纳西大学新闻学教授、传播学院荣休院长凯利·莱特尔的《全能记者必备》,从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总编辑理查德·J·卡塔尼总结的职业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从美国老一辈新闻教育名家利昂·纳尔逊·弗林特的《报纸的良知》,从中国老报人王芸生的《报魂》一书,从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的《在写作技巧的背后》一书,从老报人范敬宜的《如果有来世,还是做记者》的文章等等,具体而多方面地说明了作为记者应该有的素质。

而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情想要做好都需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当记者更是如此。为此,老师真诚地向我们提出了他的建议:每天保持必要的写作;每天观看新闻,追踪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且可以记录写下感想,认真的观察生活,出去看世界时不要只带着旅游的眼光等等。而这些,都让我意识到了我之前考虑到的因素是多么的不堪,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在生活中在年少时期争执得不相上下,而我终于暂时地从这种争执中解脱出来向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如何做一个新闻人呢?假如我真的成为了一名新闻人,又或许我在若干年后并不是一个新闻人,我也希望我能后真诚而坚定地明白:做一个新闻人,时时学习,保持热忱,要有良心……

文学院 记者协会 李燕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