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为纪念建党90周年,激发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热情,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了解基本国情,努力提高社
会观察力,不断增强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成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跟
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经校团委、学生会研究决定,开展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预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二、活动内容
开展主题团队实践和“暑假,我们打工去”为口号的个人专业实践两部分
(一)主题团队实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鼓励学生在关注民生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其中的焦点问题。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积极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十二五”规划宣讲考察、“春泥计划”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为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示范带动,今年全校将组织9个方面的重点服务团队:
1.大学生“追寻红色足迹”实践服务团。组织大学生深入地方社区、深入基层党组织,通过社会观察、信息调研、拜访老一
辈革命家和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回顾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
产党成立90年来在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开展宣讲等活动,激发青年学生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
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热情。
2. 大学生“十二五”规划宣讲考察团。组织大学生骨干从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入手,深入不同地区,通过报告会、
座谈会、图片展、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宣传板报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十二五”规划进行广泛宣传,让广大民众了解“十
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伟大历史意义,并结合当地实际,倡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实
践中。
3.“春泥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实践团。在去年成功开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春泥计划”实施方案,师范类以及具有
业务专长的非师范类学生组成特色服务小分队,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积极组织他们进入定点联系村,结合农村实际和志
愿者服务队特长,精心设计一批学生喜爱、乐于参与的重点活动项目,完成规定任务和自选任务。规定任务即开设一门有意义
的文化课程教学、教会一项技能、开展一次体育小竞赛、举办一次文艺活动、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并根据团队志愿者特长,积
极策划自选任务,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课程教学计划,充分展示我校大学生良好的专业技能,努力丰富农村未成年人的暑期文化
生活,提高我校大学生的专业技能。
4. 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志愿活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公益支教服务实践活动。通
过亲情陪伴、课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文娱活动、参观考察、爱心捐助等形式,引导社会更多人群关注农民工子女及留守儿
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5. 大学生科技支农服务团。重点发挥学院专业优势,组织志愿者根据实践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以举办知识培训班、网
络信息服务、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先进的科学知识、法律知识、生活常识,解决农民在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
困难。
6. 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组织大中专学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丰富群众文
化生活。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捐建和巩固乡村图书站(室),帮助建
设“农家书屋”,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宣传科学知识。
7. 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重点发挥医学、防疫、心理等专业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基层,为农村、社区群众进行健康普查
和常见病治疗,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咨询,普及医疗卫生知识,同时也注意了解民生,根据社区群众的实际情况,给予他
们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防治措施。通过实地考察,对农村公共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和梳理,形成可供相关部门参考的调研报告。
8.大学生生活体验实践团。组织大学生进入浙江省各知名企业和校友单位,开展参观、见习等活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地方需求,将创业计划项目、创新科技成果带出校门、带进企业、带向市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创业能
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形成质量较高的成果调研报告。
9.“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期学员暑期挂职锻炼实践团。组织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期学员通
过挂职锻炼和志愿服务的方式,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协助学校暑期2011级招生为载体,赴省内各地开展招生宣传、政策
咨询、录取服务等实际工作,从而促进大学生骨干深入基层、服务基层,锻炼和提升认知国情、热爱学校的意识与能力。
(二)个人专业实践
号召各学院学生结合专业,以“暑假我们打工去”为口号,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增加社会阅历,锻炼
专业技能,适应社会要求,为就业创业做好充分准备。结合活动完成暑期实践“四个一”,即参加一次暑期“打工”实践,读
一本好书,撰写一篇打工心得,拍摄一段打工实录(10分钟左右)或制作一本打工相册。
同时,鼓励在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及校级科研立项中立项的的同学利用暑期时间认真做好项目
的研究、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三、工作步骤
准备发动阶段:6月中旬-7月初
实施阶段:7月上旬-8月上旬
总结阶段:8月中旬-9月上旬
评比表彰:9月下旬-10月中旬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
学生综合素质重要载体。各学院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些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
2.突出重点,科学组织。认真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加强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
进行活动立项。团队组建要求有10人以上组成,每个团队要有明确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须亲自带队参加并指导实践。坚持实
践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坚持能力培养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各实践团把握本团实践重点,
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专业性,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坚持为群众服务。
3.扩大覆盖,注重实效。要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规划,请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规范
地开展各项活动,要特别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团队实践中的成员及专业实践的个人都要进行个人实践成绩
评定,要加强过程管理和总结评比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
业能力。要不断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做好各高校重点联系基地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并不断扩大重点联系基地的数量,对
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巩固基地建设成果,推动社会实践常态化。
4.加强宣传,营造气氛。各学院要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列入计划,协调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组织
精干力量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级团学组织既要及时准确提供新闻线索,积极协助新闻单位做好
宣传工作,又要严格把关,确保新闻宣传有序有效进行。需要各学院尽量最大限度得利用好“中国共青团”网站
(www.gqt.org.cn)、团省委“浙江共青团”网站(http://www.zjgqt.org)、团市委网站
(http://www.54.org.cn)、湖师青年网等宣传阵地,及时上报工作材料,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暑期社会实
践活动不断深入。
请各学院分团委于6月20日前将《湖州师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书》(申请书可到湖师青年网站下载)交至学生会
办公室(17-103),电子邮件发至tw@。
联系人:成晓 2321986
陈莹 658792
共青团湖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湖州师范学院学生会
二○一一年六月十五日